恒天翊官方旗艦店
服務熱線:133 6054 0871
1. BGA器件的分類和特點
說起BGA的返修,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這種器件的特點。BGA封裝的I/O端子以圓形或柱狀焊點按陣列形式分布在封裝下面,焊點的加熱熔化主要通過封裝體與PCB的熱傳導。
BGA主要有PBGA,CBGA,CCGA和TBGA幾大類,我們目前生產中比較常見的是PBGA和CBGA。
PBGA (plastic BGA)是塑料封裝的BGA,也是目前使用較多的BGA,它使用63/37(有鉛)或者305(無鉛)成分的焊錫球,焊錫的熔化溫度為183℃或者217℃。PBGA的優點是成本較低,容易加工,不過由于塑料封裝,容易吸潮。
CBGA(ceramic BGA)是陶瓷封裝的BGA,也有一定范圍的應用,CBGA焊球的成分為90Pb/10Sn(它與PCB連接處的焊錫成分仍為63Sn/37Pb)。CBGA是在元件和印制板上采用不熔焊球(實際上是它的熔點大大高于回流焊的溫度),焊球直徑為0.889mm,高度保持不變。CBGA的焊錫球較PBGA不容易吸潮,且封裝的更牢靠,CBGA芯片底部焊點直徑要比PCB上的焊盤大,拆除CBGA芯片后,焊錫不會在PCB的焊盤上。
BGA與其他類型元件的區別就是焊點在元件本體的下部,不能夠通過烙鐵等常規工具進行拆卸焊接,而且拆卸焊接過程也不能夠看到焊點的熔化和固化過程。這就決定了BGA維修的特殊性。下面我們就從上述應用最廣泛的PBGA說起,說說PBGA的返修。
2. BGA器件的返修流程
BGA返修主要有下述幾個步驟:準備、拆卸、植球、焊接和檢測。
3.1準備:
烘干:這個是最容易讓人忽視的程序,但恰恰也是十分重要和關鍵的程序。電路板和芯片烘干的主要目的是將潮氣去除,否則由于焊接時的迅速升溫,會使芯片內和電路板的潮氣馬上氣化導致芯片損壞。而烘干后的板子要在 24小時內完成拆卸焊接,同時植球前的芯片也要保證是烘干過的,并且24小時內完成植球。注意烘板前,將溫度敏感組件拆下后進行烘烤,例如光纖、電池、塑膠類拉手條等;否則容易造成的器件受熱損傷。
產品保護:這個環節也容易被忽視,但也很重要。返修板正面、背面有光纖、附件區域的電池需要拆除后才可返修,若返修單板背面距離返修芯片10mm及10mm以外有散熱器、插裝晶振、電解電容、塑膠導光柱、非高溫條形碼、BGA、BGA插座等,須在其表面貼5-6層高溫膠紙進行保護。
噴嘴和支撐的準備:對于寬度大于100mm的板子,應該給工作站加熱臺加支撐,支撐桿位置優選位于PCB板中間,使PCB保持平面,不能支撐到器件上。噴嘴選用實際尺寸比BGA大2~5mm的噴嘴。
拆卸/焊接曲線:由于加熱中BGA錫球的實際溫度與BGA的尺寸、封裝材料、設備的加熱系統效率、PCB的大小厚度以至于PCB在工作站的位置都有很大的關系,所以如果電腦中存儲了返修曲線程序,那么每次拆卸/焊接前都要測量一下,如果沒有程序則需要制作溫度曲線。溫度曲線板的制作規則和SMT的回流溫度曲線板的制作過程是類似,采用一塊與返修的PCB相同的試驗板,對于BGA元件,要采取底部打孔,把熱電偶伸進接觸到BGA錫球,然后用高溫錫或環氧樹脂固定。
SMT回流焊接工藝中一般使用兩種常見類型的溫度曲線,它們通常叫做保溫型(平臺型)和帳篷型(三角型)溫度曲線。在保溫型曲線中,裝配在一段時間內經歷相同的溫度。帳篷型溫度曲線是一個連續的溫度上升,從裝配進入爐子開始,直到裝配達到所希望的峰值溫度。返修工作站不同于回流爐,溫區有限,想做成平臺型的曲線比較困難,所以一般都是采用三角型的曲線。注意控制升溫斜率在3度/秒以下;也要注意冷卻斜率,冷卻快,錫點強度會稍微大一點,但不可以太快而引起元件內部的溫度應力,一般冷卻斜率不大于5度/秒。制作曲線的關鍵是要對PCB的底部進行充分的預熱,以防止翹曲;回流時間和最大溫度就參考推薦的參數即可。
3.2拆卸:
在返修準備工作做好的情況下,拆卸工作比較容易,只需選擇相應的溫度曲線程序。拆卸程序運行中,根據BGA封裝的物理特性,所有的焊點均位于封裝體與PCB之間,焊點的加熱熔化主要通過封裝體與PCB的熱傳導。返修程序運行完畢后,由設備自動吸取被拆器件,當器件表面粗糙不平情況下允許采用鑷子夾取;采用鑷子夾取時,先用鑷子輕輕撥動器件,確定器件已經完全融化后立即夾起。
拆卸后,在BGA芯片植球和貼裝之前,應清理返修區域,包括BGA焊盤和PCB焊盤。清理焊盤一般用扁平烙鐵頭+吸錫編帶。吸錫編帶專門用于從BGA焊盤和元件上去除殘留焊膏,不會損壞阻焊膜或暴露在外的印制線。將吸錫編帶放置在基板與烙鐵頭之間,加熱2至3秒鐘,熱量通過編帶以最佳方式傳遞到焊點,然后向上抬起編帶和烙鐵,抬起而不是拖曳編織帶,可使焊盤遭到損壞的危險降至最低。編織帶可去除所有的殘留焊錫,從而排除了橋接和短路的可能性。去除殘留焊錫以后,用適當的溶劑清洗焊盤區域。
3.3植球:
經過拆卸的BGA器件一般情況下可以重復使用,但由于拆卸后BGA底部的焊球被不同程度的破壞,因此必須進行植球處理后才能使用。
錫球和輔料的選擇:
植球使用的輔料選擇很重要,目前主要使用的焊錫膏和助焊膏,使用助焊膏時,置完球的芯片加熱過程中,在熱風的工作站環境下錫球往往容易連橋,所以推薦選用錫膏來進行植球。
而錫球則根據芯片的datasheet來進行選擇,成份上主要有無鉛305、有鉛63/37和CBGA用到的90Pb/10Sn等幾種,大小主要有0.3、0.4、0.5、0.6和0.7mm幾種。需要注意的是在選擇錫膏工藝時,錫膏的成份要與錫球的成份一致,而且在錫球大小的選擇上,要比原始芯片的直徑小一些,這樣錫球和錫膏重新融合成錫球后會最接近于原始芯片的大小。
植球的幾種常用方法:根據植球工具和材料的不同,植球的方法也不相同,但工藝流程是相同的。即印刷焊膏--置球—加熱。植球方法的區別在于第二步的置球。目前比較通用的置球方式有三種。
a.多用途植球器
此種植球器使用時,需要根據芯片的球徑和球間距選擇相應的模板,模板的開口尺寸一般比錫球直徑大0.05-0.1mm,將模板固定在底座上,錫球均勻的撒在模板上,搖晃植球器,多余的錫球從模板上滾到錫球收集槽中,使模板表面恰好每個漏孔中保留一個錫球。然后把植球器放置在返修工作站上,把印刷好錫膏的BGA器件吸在工作站的吸嘴上(印好錫膏的焊盤面向下),按照焊接BGA的方法進行對中,使BGA器件底部圖像與植球器模板表面每個錫球圖像完全重合。然后將吸嘴向下移動,把BGA器件貼裝到植球器模板的表面的錫球上,將BGA器件吸起來,錫球將粘在BGA器件相應的焊盤上(,小心用鑷子取下器件,進行后續的加熱。此種植球的優點是模板利用率高,只需準備4片不同規格的模板即可滿足絕大多數類型BGA的植球。缺點是操作稍顯復雜,需要借助工作站的視覺對中系統,而且大批量植球時效率不高。
b.專用植球器
專用植球器需要根據芯片的DATASHEET進行制作,一個裝載BGA器件的底座,加上鑲嵌印刷網板的蓋板和鑲嵌漏球模板的蓋板各一個。使用時,首先印刷網板的蓋板裝載到裝載有BGA的底座上,印刷錫膏后,取下蓋板,然后把漏球模板的蓋板裝載到底座上,將錫球均勻的撒在模板上,搖晃植球器,多余的錫球從模板上滾到錫球收集槽中,使模板表面恰好每個漏孔中保留一個錫球。垂直取下蓋板,觀察BGA器件上有無缺少錫球的現象,用鑷子補齊錫球。此種植球的優點是植球操作簡單,成功率高,缺點是植球工裝成本比較高,需要對每種不同封裝的BGA器件制作一套。
c.萬能植球器
此種萬能植球器原理和專用植球器類似,區別就是此種植球器底座可以通過三個絲桿控制X和Y方向的寬度以及Z方向的高度,從而適合絕大多數BGA芯片。固定好芯片后,后續的流程和專用植球器完全相同。如果維修不同封裝的BGA,只需要制作相應的印刷網板和漏球網板,然后把網板放入蓋板適配器上,進行對位調整到合適位置鎖緊即可。
上述三種植球方法,各有優缺點。不管采用哪種植球方法,后續的工作都要放到一個托板上,進行回流焊接。焊接時BGA器件的錫球面向上,需要注意的是熱風量調到最小,以免把錫球吹移位,溫度設定也比實際焊接溫度要低一些,同時適時觀察錫球熔化的狀態,融融狀態下持續十幾秒就要停止加熱,減少對芯片的熱沖擊。
3.4焊接:
焊接輔料的選擇:無論是焊接新BGA還是植球后的BGA,對輔料的選擇都是很嚴格的。焊接輔料主要有助焊膏和焊錫膏兩種。兩種輔料各有特點,助焊膏方式不需要制作鋼網,涂覆簡單快捷,維修速度快,但穩定性差,尤其對于大尺寸BGA容易產生開路等缺陷;而焊錫膏方式需要制作鋼網,對印刷要求一定的技巧,但可以有效地補償加熱過程中由于PCB變形產生的翹曲,有效防止開路的產生,改善焊接效果,得到比用助焊膏焊接更好的效果。
對于CBGA,由于錫球是高溫的90Pb/10Sn,熔點為302℃,焊接過程不熔化,故返修過程必須涂覆焊錫膏。
通過對實際焊接過程的分析及對焊接結果的觀察統計,在PCB上涂覆焊錫膏具有穩定性高,減少焊接缺陷,補償PCB熱變形等助焊膏不具備的優點,所以在實際焊接過程中,給出如下建議。在BGA尺寸大于15mm*15mm時和BGA是CBGA封裝條件下,必須使用焊錫膏作為焊接輔料;在BGA尺寸小于15mm*15mm,且PCB厚度大于等于1.6mm時,如果對維修速度要求較高,可以考慮使用助焊膏。
BGA焊接的流程:印刷錫膏(助焊膏)-視覺對中-回流
a. 印刷錫膏(助焊膏)
涂覆助焊膏:用畫筆蘸少許助焊膏,在焊盤上來回輕輕涂抹,檢查焊盤上助焊膏的涂抹情況,要求助焊膏涂布均勻。不可有助焊膏堆積現象,焊盤上不可有纖維、毛發等殘留。
印刷錫膏:印刷錫膏使用的鋼網有兩種類型,簸箕型和鋼片型,兩種類型應用都很普遍,網板的厚度和開孔的選擇與SMT生產鋼網的規范一致,依據錫球直徑和間距的大小。下面以鋼片型鋼網為例,說說印刷錫膏的流程。選擇對應的印錫鋼網,將印錫的小鋼網定位并用膠帶粘貼在PCB上(用來固定鋼網,并防止錫膏外溢);需要使鋼網開口和焊盤完全重合,不錯位。用刮刀取適量錫膏,然后在小鋼網上刮過。刮錫膏時盡量使錫膏能在鋼網和刮刀之間滾動。然后向上慢慢的提起鋼網,提取的過程中,要減少手的抖動。
b.視覺對中
將涂抹好錫膏的單板平穩放置在工作臺上,將器件放在機器噴口中的吸嘴上,注意方向,然后進行視覺對中,使器件和焊盤的影像重合,運行機器,完成貼放動作。(采用印錫返修時,必須使用設備將BGA貼放在PCB上,不得使用手工放置。采用刷助焊膏返修時,可以用手工放置器件,以絲印框為準進行對位)。器件貼放后,需要檢查返修器件的高度是否一致,是否有高度不平、器件傾斜等異常。
c.回流
貼裝檢查完畢后,選擇與芯片對應的溫度曲線程序對BGA進行加熱,程序運行完畢,完成器件焊接過程。待板子冷卻后取走PCB。
3.5 檢測:
由于BGA焊點是不可見焊點,所以除了電性能測試外,主要應用X射線檢測。X射線透視圖可顯示焊接厚度、形狀及質量的密度分布。厚度與形狀不僅是反映長期結構質量的指標,在測定開路、冷焊、短路缺陷及焊接不足方面,也是很好的指標。
4. BGA返修常見問題分析
芯片翹曲:
BGA出現焊接缺陷后,如果進行拆卸植球焊接,總共經歷了SMT回流,拆卸,焊盤清理,植球,焊接等至少5次的熱沖擊,接近了極限的壽命,統計發現最終有5% 的BGA芯片會有翹曲分層,所以在這幾個環節中一定要注意控制芯片的受熱,拆卸和焊盤清理和植球環節中盡量降低溫度和減少加熱時間。
PCB翹曲:
熱風工作站采用上下部同時局部加熱來完成BGA的焊接,由于PCB材質的熱脹冷縮性質和PCB本身的重力作用,因而對PCB中BGA區域產生更大的熱應力,會使得PCB在返修過程中產生一定程度上的翹曲變形,支撐雖然起了一定的作用,但PCB變形仍然存在。嚴重時這種變形會導致外部連接點與焊盤的接觸減至最小,進而產生BGA四角焊點橋接,中間焊接空焊等焊接缺陷。因此要盡量控制溫度,由于工作站底部加熱面積較大,在保證曲線最大溫度和回流時間條件下,增加預熱時間,提高底部加熱溫度,而降低頂部加熱溫度,會大大的減少PCB的熱變形;另外就是注意底部支撐放置的位置和高度。
焊接開路:
造成焊接開路的原因比較復雜,上面論述的PCB翹曲是一個原因。另外還有幾個因素可能導致開路,重點查看焊接曲線是否正確,不正確的曲線會導致回流時間過短或溫度過低,而錫球和錫膏沒有充分回流造成開路;是否因為采用了助焊膏而不是焊錫膏作為焊接輔料,使用焊錫膏回流制程,發生開路的可能性會減少,這是因為焊錫膏對共面性的要求較低;是否PCB和芯片焊接前沒有進行烘干等等。
焊接短路:
PCB翹曲是導致焊接短路的原因之一,其他原因還有,網板開孔的厚度和印刷的錫膏量是否合適,錫膏過厚且不均勻,極容易產生短路;PCB和芯片是否烘干,如果沒有烘干,爆米花現象將可能引起短路;清理焊盤時是否破壞了阻焊膜,如果阻焊被破壞,很容易導致短路;另外就是溫度曲線是否正確。
5. 綜述
不管BGA返修技術怎么發展,返修效果如何的好,芯片在多次受到熱沖擊條件下,仍然存在著壽命縮短,穩定性變差的隱患,所以在提高返修能力的基礎上,還要從前端SMT環節,通過制程優化、設備和人員物料等管理環節,減少BGA的返修,從而達到高合格率,使BGA更具成本效益。
目前BGA的生產制程也很穩定,每家公司也都在提高工藝水平加強管理,BGA缺陷率也在逐步降低,但百密也有一疏,不可能完全杜絕BGA返修。所以每家公司適當地培訓返修技術人員,采用恰當的返修設備,了解BGA返修的關鍵工序,并且不斷總結返修的經驗,優化返修的制程,改進返修工藝,這些都有助于實現穩定、有效的返修。
恒天翊堅信質量是產品的靈魂,嚴守每一項標準、生產的每一道工藝、服務的每一個細節!